top of page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六)
3. 异品遍无性 因的第三相「异品遍无性」,是通过异品从反面來考察若结果不存在,原因是否也一定不存在,以制止「似因」的混入(因明论称作「止滥」)。 《入论》云:「异品者,谓於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五)
2. 同品定有性 因的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是从正面來研究因与宗上所立法的必然性联系,检查因与宗法之间是否真正存在一定不相离的因果关系。 《入论》云:「谓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 何谓「同品」?同品就是与宗法同类的事物。这里所说的,「所立...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四)
(二)因三相 商羯罗主《入论》云:「因有三相,何等為三?谓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 「遍是宗法性」是因的第一相,此是立因的正相;「同品定有性」是因的第二相,「异品遍无性」是因的第三相,此二者是立因的助相。 1. 遍是宗法性...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三)
二、辨 因 (一)因的意义 1. 狭义的因 从狭义來说,因就是推理论证的依据。 在因明中,宗為所立,因和喻為能立,宗中的法与因之间存在著不相离的因果关系。如「所作」因与「无常」法之间就存在这种关系,因此可以说「凡诸所作,见彼无常」。只有当因与宗中之法具有一定不易的因...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二)
(二)体三名与义三名 任何一个宗,都是由前后两个宗依加上连接词所组成,此与命题形式的结构有主词与谓词完全一样,如「声是无常」。在因明术语上的称谓,称主词為自性,称谓词為差别。自性又有两个别名,一為有法,一為所别。差别也有两个别名,一為法,一為能别。自性是用來指称事物的,因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