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十一)
三、引 喻 (一)喻的意义 窥基《大疏》上说:「梵云达利瑟致案多,达利瑟致云见,案多云边。由此比况,令宗成立,究竟名边;他智解起,照此宗极,名之為见。」又说:「喻者,譬也,况也,晓也。由此譬况,晓明所宗,故名為喻。」...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十)
(八)同分异无:如立「内声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以电、瓶為同品,以虚空為异品。内声者,指人语及动物的鸣叫。(外声指自然界的声响,如风雨之声。)此勤勇无间所发性因於同品瓶上有,但於同品电上无,符合「同品定有」的原则,於异品虚空则完全没有联系,又符合「异品遍无」...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九)
(四)同无异有:如立「声为常(宗),所作性故(因)」,以虚空为同品,以瓶为异品。此所作性因于同品虚空无,于异品瓶上却有出因是为了成宗,能证成宗之因应是「同品定有,异品遍无」,此因与同品、异品的关系反而颠倒,故为相违因,如图五。...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八)
《理门论》以九宗配九因,对九句因分别作了例解,将九例句总摄于两个颂:「常、无常、勤勇,恒、住、坚牢性,非勤、迁、不变,由所量等九。所量、作、无常,作性、闻、勇发,无常、勇、无触,依常性等九。」 此中,第一个颂说的是九宗,隐去论题(宗)的主词「声」,而分别以常、无常、勤勇无间...


因明宗因喻三支作法略解(七)
(三)九句因 九句因是為验证正因与似因而建立,它概括了因於同品与异品的九种可能关系,故称為九句因。九句因是古因明的重要内容,常用來作為说明因相和分析过失的一种方法,通过九句因可具体看到因三相说产生的根据,加深对因三相的认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