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五):魔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五):魔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释义:梵语魔罗,断慧命故,常行放逸,而害自身(P.407) (一)障碍:障阻成就 (二)挠乱:挠乱心智 (三)破坏:破坏善事 (四)夺命:夺人之命 二、分别:(P.408-410)...


《入法门论》科解(十八):十二因缘
《入法门论》科解(十八):十二因缘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注】 所谓四有,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生有就是投胎的一刹那。 本有就是投胎后至死有的阶段,也是有情生存的期间,此有胎内五位和胎外五位之别:胎内五位就是羯逻蓝(译為凝滑或杂秽,指四...


《入法门论》科解(十七):四谛
《入法门论》科解(十七):四谛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一、小乘证悟四谛:(P.254-271,P.276-281) 二、大乘证无四谛:(P.274) 【注】 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P.270) 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一):菩提心之修习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一):菩提心之修习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一、释义:(P.327) (一)求真道之心 (二)求正觉之心 二、分类:(P.327-328) (一)缘事菩提心:以四弘誓愿為体 1. 众生无边誓愿度—摄众生戒—恩德之心—缘因佛性—应身菩提之...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忍辱与修行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忍辱与修行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一、释义:梵语羼提,心能安忍诸所辱境(P.320) (一)不犯持明之重禁 (二)不作不利众生行 二、体性: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為性(P.322) 三、德失:(P.322-326)...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