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门论》科解(十八):十二因缘
- Buddhism
- 2019年11月3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入法门论》科解(十八):十二因缘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注】 所谓四有,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生有就是投胎的一刹那。 本有就是投胎后至死有的阶段,也是有情生存的期间,此有胎内五位和胎外五位之别:胎内五位就是羯逻蓝(译為凝滑或杂秽,指四大将凝固位——托胎后的最初七日间)、頞部昙(译為疱或如胞,指在羯逻蓝上渐生薄皮的时候——第二的七日间)、闭尸(译為血肉或软肉,指血肉凝结未坚的第三周间)、键南(译為坚肉或硬肉,指既成為固体的第四周)、钵罗奢佉(译為支节,即五根将完备,生五识时的第五个七日至出生的第三十四个七日间);胎外五位就是出生以后至死亡的期间,即婴孩、童子、少年、盛年、老年。 死有就是命终的一刹那。 中有就是死后至生有之间。 有情如此经四有的顺序永无止息地痛苦循环,这就是生死轮回。
本文来源 佛教正法中心 《入法门论》科解(十八):十二因缘
转自 佛教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