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世界佛教总部咨询中心回覆咨询(第20180101号)
回答以下几条咨询:关于旺秋仁波且和智壮法师所修的南无大悲观音加持法是不是正法传承?答覆如下:经核实,旺秋仁波且没有正法传承,是妖邪化身的假观音菩萨加持法。智壮法师修的南无大悲观音加持法,是具正法传承的。如果你们知道还有谁在声称他能修南无大悲观音加持法,或已经在为信众修法,你...
古新因明的差异
就因明的整体來说,古、新因明有两点主要的差异:一是由五支改為三支,一是能立与所立的重新确定。 古因明的论式行五支作法,五支是:宗(陈说)、因(根据和理由)、喻(比喻和例证)、合(在前三者基础上的具体应用)、结(结论)。兹引最早见於《正理经疏》的五支例,说明如下:...
因明学纲要
因明二字,梵云醯都费陀。醯都言因,费陀云明。 「因」指推理论证的基础和依据,「明」即知识和智慧之意。「因明」可释為藉论理而启人智慧的学问,能破除黯障,引发正智;藉澄清认识根源而剖析认识主体自身,并通过建立「立」「破」之则而令他人舍妄归真。它是印度古典逻辑中佛家所发展起來的一...
因明学源流
因明学萌芽於印度,略早於中国的墨辩和希腊的逻辑。 因明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古印度学术文化的繁荣和辩论之风的盛行是密切相联的。古印度的哲学家们十分重视论辩的方式方法,并且已经从研究论辩的程式进而研究思维的形式和推论的规则。 在古印度,最早致力於系统地研究因明的学派是正理派,正理...
联合国际世界佛教总部公告(公告字第20170101号) 圣考结果公布
为了帮助佛教修行人士选择具备有德、有修行、有道、有佛法的善知识,联合国际世界佛教总部用了两年的时间公开对上师级的人实行了考试,从世界各地来参加报名入考的有闻法上师,有传法上师,其中有尊者、法王、活佛、法师、居士等身份的修行人共一万一千六百五十七人,正式入考经律论百题书面答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