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佛教饮食之道
佛寺斋堂称為五观堂,為何称之五观堂?因為佛制比丘,食存五观,如果用斋时,散心杂话,则信施难消,由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為五观堂。依名显义,五观堂意味著行者用斋进食也是一种修行的重要课题。 佛法与生活本是融合的,随时随处皆是我们进道修行之胜缘。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
略说远离无暇
《什么叫修行》中说:「人身难得,暇满人身宝更难得。」 什麼叫暇满呢?「暇」指的是有闲暇,未出生於八无暇处,有空闲來修持正法,称為闲暇。「满」指的是一切顺缘都具足圆满。总括來说,「暇」就是远离修行的逆缘障碍,「满」就是具有修行所需的一切有利条件。...
观心念,正行為
要成為真正的圣者,必须面对现实生活「观心念,正行為」,这是第三世多杰羌佛对众生说的一个重要的法,佛弟子应当非常的珍惜,不要看它是一个基础,它不是基础,它奥妙无穷、深远广大,它能造就一切众生,是去恶扬善、解脱轮回的根本,能让众生彻底成為无忧无虑、大乐无边的圣者。...
出离心与菩提心
有三种不同因果的人:一种是平凡的人,只想要得到现世利乐或來世生到更好的地方等等,则必须要有增上生心,力行十善业;另一种是中等的人,想要获得自己的解脱,不再轮回,则必须要有出离心;最后一种是殊胜的人,為了利他而希求全然证悟,发愿成佛,则须具备有菩提心。...
金巴仁波切九岁时所作的佛法开示
我今天呢讲的是无常,无常是什麼呢?无常就是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有情是什麼?有情就是有生命也有感情的,比如说人类、动物类、细菌类,就包括六道轮回里面的众生,都是有生命有感情。那有生命有感情的众生到最后会怎麼样呢?一个字:死掉!只有死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