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三十七颂》
- Buddhism
- 2019年10月2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菩萨行三十七颂》
图美桑波大师 造颂
敬礼观世音菩萨 虽见诸法无來去,唯一勤行利众生,上师观世音尊前,恒以三业恭敬礼。 正等觉佛利乐源,从修正法而出生,修法复依明行要,故当宣说菩萨行。 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度生死海,故於昼夜不空过,闻思修持菩萨行。(一) 贪爱亲方如水荡,瞋憎怨方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远离家乡菩萨行。(二) 远恶境故惑渐减,离懒散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正见,依止静处菩萨行。(三) 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心菩萨行。(四) 伴彼若使三毒长,并坏闻思修作业,能转慈悲令丧失,远离恶友菩萨行。(五) 依彼若令恶渐尽,功德犹如初月增,则较自身尤爱重,依善知识菩萨行。(六) 自身仍陷生死狱,世间神等谁能救?故於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菩萨行。(七) 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為恶业果,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罪菩萨行。(八) 三界乐如草头露,是须臾顷坏灭法,应於无转解脱道,精进希求菩萨行。(九) 无始时來悯我者,母等若苦我何乐?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菩萨行。(十) 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於自乐他诸苦,自他交换菩萨行。(十一) 彼纵因贪亲盗取,或令他夺一切财,犹将己身三世善,回向於彼菩萨行。(十二) 吾身虽无些微咎,他人竟來断吾头,於彼还生难忍悲,代受他罪菩萨行。(十三) 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吾犹深怀悲悯心,复赞他德菩萨行。(十四) 纵人於众集会中,攻吾隐私出恶言,於彼还生益友想,恭敬顶礼菩萨行。(十五) 我以如子爱護人,彼若视我如寇仇,犹如母对重病儿,倍加悲悯菩萨行。(十六) 与吾同等或下者,虽怀傲慢屡欺凌,吾仍敬彼如上师,恒常顶戴菩萨行。(十七) 虽乏资财為人贱,复遭重病及魔障,众生诸苦己代受,毫无怯弱菩萨行。(十八) 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富量齐多闻天,犹观荣华无实义,无有骄慢菩萨行。(十九) 倘若未伏内瞋敌,外敌虽伏旋增盛,故应速兴慈悲军,调伏自心菩萨行。(二十) 欲望本质如海水,任己受用渴转增,於诸能生贪著物,顿时舍却菩萨行。(二十一) 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之体性离戏论,了达能所本无二,心不执意菩萨行。(二十二) 设若会遇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虽现美妙然无实,断除贪著菩萨行。(二十三) 诸苦如梦中丧子,妄执实有起忧恼,故於违缘会遇时,观為虚妄菩萨行。(二十四) 欲证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不望回报与异熟,勤行布施菩萨行。(二十五)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行利他成笑柄,故於三有不希求,護持净戒菩萨行。(二十六) 欲享福德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於诸众生舍怨心,修持安忍菩萨行。(二十七) 唯求自利二乘人,见勤犹如救头燃,為利众生功德源,发起精进菩萨行。(二十八) 具寂止胜观双运,通达尽除诸烦恼,超越四处无色界,修习禅定菩萨行。(二十九) 无慧善导布施等,正等觉佛不能成,故具方便离三轮,修行智慧菩萨行。(三十) 若不细察己过失,道貌岸然行非法,故当相续恒观察,断除己过菩萨行。(三十一) 因惑说他佛子过,令自违犯损功德,故於大乘诸行者,不道人过菩萨行。(三十二) 贪图利敬互争执,闻思修业将退转,故於亲友施主家,舍弃贪欲菩萨行。(三十三) 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故於他人所不悦,断绝恶言菩萨行。(三十四) 烦恼串习则难治,警醒常忆对治法,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摧坏菩萨行。(三十五) 随於何处行何事,应观自心何相状,恒系正念与正知,成办利他菩萨行。(三十六) 勤修诸行所生善,為除无边众生苦,悉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菩萨行。(三十七) 我依经续诸论典,及众圣贤所说义,為利修学佛子道,撰菩萨行卅七颂。 才疏学浅文不精,硕学阅之难生喜,然依经教圣者故,菩萨行颂应无误。 然菩萨行广似海,智浅如我难尽测,违理不当诸过失,祈诸圣贤慈宽恕。 吾以此善愿众生,皆发真俗菩提心,不住轮涅得自在,咸成怙主观世音。 出家人图美桑波,宣说经典诸教理,為利己及有情故,造此於银水宝窟。
转自 佛教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