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子必依论》科解(八):二十徒劳行(中)

  • Buddhism
  • 2019年11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子必依论》科解(八):二十徒劳行(中)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六)作為导师者,不修法行恶為徒劳(P.289-298)    具缘善根為师者,虽能善益化众生,然由业力犯戒罪,徒劳行持颇可怜    作為导师不修法,姑息己过和陋习,反求世俗名利权,颠倒失觉滋三毒    行者依戒為原则,不按法修非佛子,自身成就尚难保,何以指导渡他人    恃居师位得意忘,不作修法行恶业,断人善根导向邪,自毁功德入苦渊 (七)為八风所动,修行欲成就為徒劳(P.298-309)    世间八法爱憎所,能惑众生动人心,有情执迷於其中,业果迁流归轮回    由利起贪贪求利,因衰生瞋瞋而衰,由痴招毁毁助痴,因爱求誉誉生爱    由称生喜喜欲称,因讥而怒怒致讥,由哀知苦苦生哀,因乐生乐乐致执    心执八风随境转,由因感果入业轮,八风不动证道基,正见不惑得成就 (八)随从一导师,凶恶对有情為徒劳(P.309-317)    拜师学佛欲成就,发心修行亦学法,却对众生凶恶狠,所有努力付东流    行人六时当返照,生活诸物众生為,若无众生己不存,须对众生感恩报    佛云众生累劫亲,必从根本彻悟觉,善待有情菩提显,慈悲众生是修行    佛诫师教不随持,破誓粗暴待众生,实是对己不负责,自残痛苦必堕落 (九)常作不善行,自称畏地狱為徒劳(P.317-323)    学习佛法具基础,略懂法理有修持,口头怖畏下地狱,三业却常行不善    对人生气发牢骚,做些佛事便狂妄,离间排斥师兄弟,伪称吹嘘污蔑师    声称害怕背因果,恶业行径不省检,匪夷所思昭然揭,藐视佛法不在乎    类此行人颇為多,实是地狱仰慕者,行為造然恶报果,自欺欺人徒劳修 (十)不以菩提心,无虔信布施為徒劳(P.324-340)    布施性分净不净,贪著利养有相施,境对无量无相施,施心不同果报异    同样境况相同施,大悲作施无私想,所获功德无量福,有相不净施难比    布施要具正知见,非以施量论功德,境况贫困施家当,入魔自苦误修行    菩提利他做佛事,一念成真最重要,虔诚尽力心纯净,修行受用功德大 (十一)不决定坚守,受佛法戒律為徒劳(P.340-347)    佛法戒律如宝剑,能護行人降魔妖,灭除邪见及阻障,严极守持不离身    依戒遵教人天敬,護法助佑得成就,受戒不持護法离,恶业日增落狂愚    背谤师行入地狱,迷行外道沦畜生,妄语骗师穷困终,破戒毁律唯堕落    為师授戒应慎审,缘法未熟不姑息,合法受戒须坚持,不守自误徒劳行 (十二)不调治瞋心,修安忍祥和為徒劳(P.347-352)    安忍於境能不动,不為所惑生瞋恨,行人不具安忍德,為恶必如牛毛繁    瞋心乃是安忍敌,对他众生怨恼怒,种下不净恶业因,障碍成就不受用    正念不存瞋心起,瞬间覆盖善道境,所修忍德无复存,须得除瞋方成忍    修习安忍非一时,常自审励悟心性,须化被动為主动,当作自己首要行

转自 佛教网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子必依论》科解(十七):成就何难

《子必依论》科解(十七):成就何难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总示能成:(P.528-529) 平谈论说理博高,诸佛菩萨经验集,至高法宝行路灯,依修成就有何难 二、明说原委:(P.529-532) (一)本论是诸佛菩萨成就菩提证境结晶...

 
 
 
《子必依论》科解(十六):如何得神通

《子必依论》科解(十六):如何得神通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言神通之境:(P.522) 神通法力是道境,行人进取必自现,尤為上师不可缺,坛城表法加持力 二、欲神通之贪: (一)有罪:(P.523-524)...

 
 
 

Comments


联系方式|网站声明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YouTube
  • Pintere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