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因明论略示》科解(下)

  • Buddhism
  • 2019年11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因明论略示》科解(下)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五)因明三支立量:   1. 无过真立:(P.173-195)   (1)立宗:     I. 宗体:违他顺自(不顾论宗)     II. 宗依:共许极成   (2)立因:     I. 遍是宗法性:宽因成狭宗     II. 同品定有性:说因宗所随     III. 异品遍无性:宗无因不有   (3)立喻:     I. 同法喻:必以因促宗,不可以宗促因(合作法)     II. 异法喻:必以宗促因,不可以因促宗(离作法)   2. 过失似立:   (1)似宗:(P.195-206)     I. 五相违:     (Ⅰ)现量相违     (Ⅱ)比量相违     (Ⅲ)自教相违     (Ⅳ)世间相违     (Ⅴ)自语相违     II. 四不成:     (Ⅰ)能别不极成     (Ⅱ)所别不极成     (Ⅲ)俱不极成     (Ⅳ)相符极成   (2)似因:(P.206-217)     I. 四不成:     (Ⅰ)两俱不成     (Ⅱ)随一不成     (Ⅲ)犹豫不成     (Ⅳ)所依不成     II. 六不定:     (Ⅰ)共不定     (Ⅱ)不共不定     (Ⅲ)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不定     (Ⅳ)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Ⅴ)俱品一分转不定     (Ⅵ)相违决定     III. 四相违:     (Ⅰ)法自相相违     (Ⅱ)法差别相违     (Ⅲ)有法自相相违     (Ⅳ)有法差别相违   (3)似喻:(P.217-227)      I. 似同法喻:     (Ⅰ)能立法不成     (Ⅱ)所立法不成     (Ⅲ)俱不成     (Ⅳ)无合     (Ⅴ)倒合     II. 似异法喻:     (Ⅰ)所立法不遣     (Ⅱ)能立法不遣     (Ⅲ)俱不遣     (Ⅳ)不离     (Ⅴ)倒离 (六)古新因明量别:(P.230-244)   1. 古因明立多量:   (1)现  量:亲取自境,当下量知(条件:非不现见、非思忖知、非错乱境)   (2)比  量:凭借已知,比度推知   (3)圣教量:净信圣言,依教得知(条件:不违圣言、能治杂染、不违法相)   (4)譬喻量:诸所未见,比喻了知   (5)义准量:因义起义,由义准知   2. 新因明立二量:     譬喻义准属比量,圣教不违现比量,除此三量立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     唯局自体為自相,贯通余法名共相,现量所证為自相,比量唯了於共相 (七)明正智為能量:(P.245-258)   1. 正智於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才為现量   2. 观义不现眼前,借众相為因生正智,而得其义,方為比量 (八)述比量与能立:(P.259-267)   1. 比量重在思,属於自我推理,用以自悟    能立重在言,属於立量无过,用以悟他   2. 比量為自己思索,必观察推理假设实验正确    能立為对众争论,必严密逻辑宗因譬喻无误   3. 比量先疑,再观思,后得结论    能立先宗,再述因,后立譬喻   4. 比量為能立之根本依据    能立是比量之表现形式 (九)释即智為量果:(P.268-277)   1. 佛法中不立我,只言因缘和合生;心心所法一识三分,相所量见能量自证果   2. 见分能量相分,自证分能量见分;见分缘相或现或比,自证分缘见只现非比   3. 智為能证相体,能量境还為量果;树立因明正知正见,除无明利有情证菩提

转自 佛教网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子必依论》科解(十七):成就何难

《子必依论》科解(十七):成就何难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总示能成:(P.528-529) 平谈论说理博高,诸佛菩萨经验集,至高法宝行路灯,依修成就有何难 二、明说原委:(P.529-532) (一)本论是诸佛菩萨成就菩提证境结晶...

 
 
 
《子必依论》科解(十六):如何得神通

《子必依论》科解(十六):如何得神通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言神通之境:(P.522) 神通法力是道境,行人进取必自现,尤為上师不可缺,坛城表法加持力 二、欲神通之贪: (一)有罪:(P.523-524)...

 
 
 

Comments


联系方式|网站声明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YouTube
  • Pintere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