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入法门论》科解(十九):四梵住

  • Buddhism
  • 2019年11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入法门论》科解(十九):四梵住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一、释义:(P.301)

(一)梵住:

  1. 最胜:属正当行道而饶益有情   2. 无过:為梵天所住修持感梵报

(二)无量:普缘无量(有情)之境而起

二、顺序:

  依於行相:慈

三、修法:(P.302-315)

(一)多瞋恨者之清净:修慈定

1. 前行:思瞋恚之过,知忍辱之德

2. 所缘:自己→敬者→爱者→一切→怨敌…→修平等慈,证安止定

3. 功德:

安眠、安寐、无有恶梦、受人爱敬、為非人爱敬、 心得迅速等持、诸天守護、无有意外、颜色光彩、 逝时无昏迷、不通达上位而得梵天界

(二)多害生者之清净:修悲定

  1. 前行:思无悲之过,知有悲之德   2. 所缘:苦者→爱者→一切→怨敌…→修平等悲,证安止定   3. 功德:如前十一种功德

(三)多不乐者之清净:修喜定

  1. 前行:思无喜之过,知有喜之德   2. 所缘:爱者一切怨敌修平等喜,证安止定   3. 功德:如前十一种功德

(四)多贪执者之清净:修舍定

  1. 前行:思前三之过,知等舍之德   2. 所缘:一切爱者怨敌修平等舍,证安止定   3. 功德:如前十一种功德

四、得定:

(一)与色界诸禅关系:(P.301)

(二)修习所达最高处:(P.316-317)

  1. 修慈心得定以遍净解脱為最上   2. 修悲心得定以空无边处為最上   3. 修喜心得定以识无边处為最上   4. 修舍心得定以无所有处為最上

五、修次:(P.317-318)

(一)生起次第:心生觉受,付之实施之四无量境

(二)圆满次第:众生平等,自然行业之四无量境

(三)生圆不二次第:胜义之谛,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

六、胜利:(P.319)

(一)世间生活:令众生幸福,生活得安乐

(二)学佛修行:利己得成就,入菩提圣心

  一切善法圆满者,金刚石地了道基

【注】   《杂阿含经》(大正2-197b):「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释氏黄枕邑。   时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黄枕邑乞食。时众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时未至,我等可过外道精舍。』   尔时,众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与诸外道出家,共相问讯慰劳已,於一面坐。诸外道出家言:『沙门瞿昙為诸弟子,说如是法:不断五盖,恼心慧力羸為障碍分,不趣涅盘。尽摄其心,住四念处。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充满,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悲、喜、舍心俱,亦如是说。我等亦复為诸弟子,作如是说。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所谓俱能说法。』   时众多比丘闻诸外道出家所说,心不喜悦,默然不呵,从座起去。入黄枕邑,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鉢,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说,广白世尊。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彼外道出家所说,汝等应问:修习慈心,為何所胜?修习悲、喜、舍心,為何所胜?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说外异事,或瞋慢毁呰,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來及声闻众者。比丘!心与慈俱多修习,於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子必依论》科解(十七):成就何难

《子必依论》科解(十七):成就何难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总示能成:(P.528-529) 平谈论说理博高,诸佛菩萨经验集,至高法宝行路灯,依修成就有何难 二、明说原委:(P.529-532) (一)本论是诸佛菩萨成就菩提证境结晶...

 
 
 
《子必依论》科解(十六):如何得神通

《子必依论》科解(十六):如何得神通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科解 一、言神通之境:(P.522) 神通法力是道境,行人进取必自现,尤為上师不可缺,坛城表法加持力 二、欲神通之贪: (一)有罪:(P.523-524)...

 
 
 

Comments


联系方式|网站声明

  • Facebook
  • Twitter
  • Google+
  • YouTube
  • Pintere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