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门论》科解(二十二):波罗密
- Buddhism
- 2019年11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入法门论》科解(二十二):波罗密
阿王诺布帕母 著 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
一、释义:(P.343)
(一)事究竟:菩萨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
(二)到彼岸:乘此大行能由生死此岸到涅盘彼岸
(三)度无极:以此菩萨大行能度一切诸法之广远
二、分别:
(一)檀波罗密:(P.345-350)
1. 释名:檀(那)即布施 (1)布:财法分布 (2)施:辍己惠人 2. 种别: (1)财施:舍财济贫 Ⅰ. 净 施:以清净心而布施,获福甚丰 Ⅱ. 不净施:以妄求心而布施,获福甚微 (2)法施:说法度他 (3)无畏施:无畏救难
(二)尸罗波罗密:(P.350-353)
1. 释名:尸罗即戒,又名性善 (1)清凉 (2)安稳 (3)安静 (4)寂灭 2. 种别:

3. 胜益: (1)好行善道,不自放逸,心离热恼,得他世乐因 (2)尸罗清净,三昧现前,建立止观,得涅盘乐因
(三)羼提波罗密:(P.353-355)
1. 释名:羼提即忍辱 (1)忍受有情骂辱击打等 (2)安受非情寒热饥渴等 2. 种别: (1)耐怨害忍 (2)安受苦忍 (3)谛察法忍
(四)毗梨耶波罗密:(P.355-356)
1. 释名:毗梨耶即精进 (1)精:练心於法 (2)进:精心务达 2. 体用: (1)体性:善恶修断勇悍為性 (2)业用:对治懈怠满善為业 3. 种别: (1)身精进:勤行布施、持戒等,為福德行之精进 (2)心精进:修忍、定、般若等,為智慧行之精进
(五)禅波罗密:(P.356-358)
1. 释名:禅(那)即禅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定慧均等 (1)禅(禅那): Ⅰ. 思惟修:一心思惟研修得此定心(对因而名) Ⅱ. 静 虑:心体寂静能具审虑之用(就体而名) (2)定(三昧,多): 正定:心定止一缘而离於散动 2. 法要: 心缘一境,次第观修 至离我执,寂灭业力 明心见性,证性真如
(六)般若波罗密:(P.358-359)
1. 释名:般若即妙智 (1)通达诸法之智 (2)断惑证理之慧 2. 种别: (1)文字般若:善巧说法方便意,实无文字般若 (2)实相般若:实相实无相可得,实无实相般若 (3)观照般若:无知智照无相境,实无观照般若
Comments